澳门赌场

图片

  您的位置:首页>媒体报道
【光明日报】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核心部件开始调试
发布时间:2015-11-22 来源:光明日报 齐芳 吕慎 【字号:  

  正在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(FAST)工程11月21日取得重大进展——望远镜馈源支撑系统开始调试。

  如果把射电望远镜比作天眼,馈源就是“眼睛”的“视网膜”,担负着接收射电信号的任务。放置FAST馈源的馈源舱直径达13米,重30吨。馈源支撑系统能否正常使用,决定着望远镜的“眼睛”能不能看,能看到多远,能看得多清晰。

  FAST工程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介绍,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建设了6个支撑塔,每个支撑塔支撑1根柔性钢索,“拽住”馈源舱。通过收放钢索,馈源舱能够在距离地面高140~180米,直径为207米的球冠面上按照科学家的要求运动,设计定位和定姿的误差不超过48毫米。为了进一步精确控制馈源,科研人员还在馈源舱中放置了一个并联机器人。在这两重精密的设计下,FAST可以实现高精度指向跟踪,误差不会超过10毫米。

  FAST馈源支撑系统总工程师朱文白介绍,目前是调试的第一阶段,使用的是等重等大的模拟舱,主要检测钢索能否实现设计目标。“估计经过两个月左右,能够得到结果。如果进展顺利,就换上真正的馈源舱,开始第二阶段调试。”

  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,工程预计将于2016年9月竣工。建成后,FAST将实现大天区面积、高精度的天文观测,并在未来10~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。

  为什么要建FAST?

  或将产生难以预测的科学成果

  自从1937年美国人格罗特·雷伯造出首个射电望远镜,天文学研究就开启了新篇章——脉冲星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重大的天文学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密不可分。

  决定射电望远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,是望远镜的口径——口径越大,探测暗弱天体的能力越强,能探测到的天体数目越多。目前在用的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,直径为305米;其次就是德国波恩的100米望远镜。

  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洼地,铺设了一个直径为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。FAST工程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介绍:“FAST接收射电波的面积约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,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相比,灵敏度提高约10倍;与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相比,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。”

  从宇宙起源与演化、暗物质暗能量与大尺度结构等科学研究,到空间飞行器的测控与通信等工程应用,FAST射电望远镜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  FAST新在哪儿?

  “大”“活”“轻”

  孙才红总结,FAST有三个最主要的创新点。第一就是“大”,利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优良台址——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。FAST馈源支撑系统总工程师朱文白解释说,FAST需要一个电磁波宁静区,“这里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,25千米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,是理想的无线电接收环境”。

  第二个创新点是“活”,自主发明的主动变形反射面。朱文白介绍,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反射镜面是“死”的,要靠馈源二次矫正电磁波信号。但FAST的反射镜面是“活”的,科学家们用8895根钢索和4450个三角形的反射单元组成了球冠型索膜结构,相当于在一个钢索“网兜”上拼接出一个球形发射镜面。通过协调控制这些钢索,就能在球形镜面上实现抛物面的连续变形,以跟踪天体。

  第三个创新点就是“轻”,自主提出轻型索支撑馈源平台建设。“阿雷西博望远镜的馈源平台有上千吨重,按照美国人的设计,FAST的馈源平台将达到近万吨。”孙才红说,FAST改变了设计,将馈源舱平台降至30吨,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,建设了6个支撑塔,用固定在支撑塔上的6条柔性钢索控制馈源平台,“加之馈源舱中的并联机器人,通过钢索和机器人的二次调控,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指向跟踪”。

  (原载于《光明日报》 2015-11-22 01版)

(责任编辑:侯茜)
关闭窗口
© 1996 - 2016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: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:100864